2024 年 7 月 27 日
首頁 » 人文 » 創造力

「無中生有」、「物生物」、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、「發現,再創造」,都是創造力的呈現。
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「創世紀」,無論是盤古、奧丁、蓋婭,記載著上蒼「無中生有」的神話,闡述著天地萬物的誕生。
過去我們帶著箱子外出旅行,笨重不便,聰明的設計師為它加上幾個輪子後,變得輕便好移動,這便是人類所擅長的「物生物」之創造。
古老的年代在野外,人類沒有烹飪器具,於是砍下竹子塞入主食,變成竹筒飯,燒燙的石子丟進竹筒內,則煮成熱湯。當我們看同樣的電影、文章、藝術品時,因為每個人先天與後天差異所養成的獨有「發現」而造就不同的「閱讀」、詮釋能力,於是「創作」被「再創造」,誕生了新世界。

創造力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關鍵。創造力源於自由度、冒險性、想像力、執行力,和對「新」、「未知」的追求。
台灣到歐美的藝術留學生,常常被老師要求換手作畫,本來右撇子用左手畫,還不行就把筆加長一點,放慢速度。如此作法是希望技術不要跑到情感前面,而是情感要超越技術,「意在筆先」就是這個意思,否則只會脫離創造力越來越遠。

觀看歷史,盛世亦是創造力最強的時候,除了對本體文化的自信,更能包容各種多元種族文化,再「混血」之後注入新的生命力,產生「新」的發現。不管是舊酒新瓶,或是新酒舊瓶,最終都成了新酒新瓶,往前邁進。
因為不滿足,我們對生活品質要求更高,於是源源不絕地產生了新的創造力。期待「新的創世紀」來臨。